【資料圖】
【過端午?寄真情】
光明日報宜昌6月22日電(記者張銳?通訊員徐棟)農歷五月初五,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區的新華廣場,人頭攢動,粽艾飄香。端午市集上,男女老幼包粽子、射五毒、點朱砂、系五彩、制香囊。
“你把兩片箬葉背靠背地捏在手里,稍微錯開一點,然后對折箬葉,再窩一窩,就折出了一個下面尖上面大的圓錐形粽洞,這時就可以放上糯米了。”被里三層外三層地圍著的廚師王艾平,一邊講解一邊雙手翻飛。
“填好米后,再拍上幾拍壓實了,接著把箬葉一翻折,蓋上糯米,收上邊,立馬用棉繩橫著豎著繞上幾回,纏上線頭,一個粽子就包好了。”20多年前來宜昌第一回吃本地粽子的王艾平,如今早已成為包粽子的好手,“教會更多人包粽子,讓端午文化更好地傳承”。
南北朝梁代宗懔《荊楚歲時記》載:夏至節日,食粽。梁代吳均《續齊諧記》明確說,“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,楚人哀之。至此日,以竹筒子貯米,投水以祭之”。
三峽大學教授、屈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彭紅衛介紹,在屈原故里有一首關于粽子的民謠十分精妙:“有棱有角,有心有肝,一身潔白,半世熬煎。”十六個字,就把屈原的個性、清白節操和悲劇命運都概括出來了。
屈原自沉汨羅已經2300年了。從竹子到箬葉,從筒粽到三角粽、四角粽,粽子的形式在變,但慎終追遠、禮敬先賢的精神內核始終未變。
彭紅衛說,包粽子、吃粽子,體現了中華民族在農耕文明時代對物質生活的講究與追求,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像屈原等一批具有鮮明個性、偉大情懷先賢的追思與緬懷。
《光明日報》( 2023年06月23日?01版)

- 業之峰橋牌隊又雙叒叕拿冠軍了!6月16-18日,浙江省第十七屆南潯杯橋牌公開賽暨第二屆水晶晶...
- 傳謠者公開道歉,“DR鉆戒購買記錄可刪”被證實是謠言很多正在崛起的品牌,都有過被頻繁地造謠的經歷。其中,DR鉆...
- 臺鈴營銷勢能再加碼:王一博成為臺鈴首位全球代言人6月20日,臺鈴集團正式官宣代言人,全能藝人王一博成為臺鈴品牌...
- 尋味成都之宮廷糕點--三十年老字號 成都人鐘愛的味道說起成都,除了千年古城、神獸大熊貓、神奇川劇變臉 ...
- 王老吉藥業攜手大參林進行“包粽子 迎端午”活動端午節體現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,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情...
- ipo上市是什么意思?ipo和直接上市有什么區別?
2023-06-21 11:47:33
- 出水芙蓉最佳買入形態?出水芙蓉上漲概率大嗎?
2023-06-20 16:14:53
- visa信用卡是什么?不出國visa信用卡有什么用?
2023-06-16 16:10:22
- 跌停能賣出嗎?漲停跌停還能交易嗎?
2023-06-14 15:46:11
- 按揭轉抵押有什么優缺點?按揭轉抵押有什么風險?
2023-06-09 16:31:22